姚明11号球衣正式退役
在火箭主场对阵公牛的比赛中场休息时,火箭队为姚明举行了球衣退役仪式,火箭队为此做了精心的准备,大屏幕播放了致敬姚明的短片,球队老板亚历山大亲自致辞。
随着姚明的11号球衣悬挂在火箭队主场丰田中心,姚明成为第七位享受火箭队球衣退役荣誉的队史传奇球星。在姚明之前,奥拉朱旺(34号)、摩西·马龙(24号)、卡尔文·墨菲(23号)、德雷克斯勒(22号)、汤姆贾诺维奇(45号)和卡罗尔·道森(担任火箭队助理教练和总经理时获得特定球衣退役荣誉)均获得过火箭队球衣退役待遇。
姚明于2002年选秀第一轮被火箭队选中。整个NBA生涯姚明一直效力于火箭队,为球队出战486场比赛,其中476场首发,场均贡献19分、9.2个篮板、1.9个盖帽,投篮命中率52.4%,罚球命中率83.3%。八次入选全明星队,两次入选NBA最佳阵容第二队,三次入选NBA最佳阵容第三队。姚明为火箭队总共砍下9247分、4494个篮板、920个盖帽、3380次投篮、2485次罚球,这五项数据均位列火箭队历史前十。姚明率领火箭队四次进入季后赛,2009年闯入西部半决赛,季后赛姚明场均可以贡献19.8分、9.3个篮板、1.5个盖帽。
他是状元秀姚明
2002年6月27日,在CNN北京办公室,姚明在父母的陪同下观看了NBA选秀大会的现场直播。时任NBA总裁的斯特恩宣布,火箭队在2002年选秀大会第一轮选中了来自上海大鲨鱼队的姚明。这一刻是中国篮球史上的里程碑。CNN办公室一片哗然,很多美国工作人员激动不已,但姚明的家人只是淡淡一笑。在场的很多美国记者不明白,这么大的喜事,他们为什么笑得这么勉强,他们根本不知道姚明为了进入NBA付出了什么代价。
其实,姚明在2001年是有机会成为状元秀的。时任奇才队副总裁的希金斯曾连续四五天来到上海观看姚明的比赛,对姚明的欣赏与日俱增。希金斯当时对随行人员说,如果姚明参加选秀,手握状元秀权的奇才队一定会选择他。然而,2001年姚明没能去,因为上海队开出的条件太不可思议了,姚明不仅要交出自己三分之二的收入,还要支付3000万美元的买断费。选中姚明的球队要与上海队交换同等水平的球员,还要派出专业教练对上海队进行指导,此外NBA还要为上海队修建篮球学校和篮球馆。
2002年CBA总决赛,姚明场均砍下41分21篮板,带领上海队夺得总冠军。当时已经在CBA所向披靡的他,无论从能力还是时机上都做好了去NBA的准备,但与上海队的谈判依然费时费力。虽然最终上海队在多方压力下做出了让步,但买断费依然高得惊人。当时,姚明和著名篮球媒体人杨毅聊起上海队的要价,开玩笑地让杨毅猜猜是多少,杨毅咬着牙说了500万美元,但实际价格却是杨毅猜的数字的三倍多。
就在上海队刚过这道坎,篮协又来拦路。领导说,如果火箭队不签协议保证姚明随时回国比赛,篮协就不发澄清函。火箭队高层气得甚至扬言,如果篮协一意孤行,就得放弃姚明。直到选秀前一天,篮协也没发澄清函,火箭队已经在考虑是否要选杰·威廉姆斯。直到姚明亲自写了保证书,保证自己宁愿夏天不休息,也要按时参加国家队训练和比赛,篮协才同意放他走。篮协的澄清函以传真的方式送到了火箭队办公室,纯中文版,没有英文,没有签名,也没有公章。火箭队老板亚历山大、CEO哥德堡、总经理道森连夜开会,最终决定,哪怕澄清信不够诚意,但宁愿冒这个险,也不愿错过姚明。
姚明成为NBA历史上第一位没有在美国留学的外国状元秀,这是美国篮球界早就预见到的。在王治郅加盟小牛队之前,中国男篮曾到达拉斯集训,小牛队助理教练尼尔森在场边观看比赛,并与美国记者聊起了中国球员。尼尔森一本正经地说:“王治郅真的很不错,希望他能尽快来我们这里,他有可能成为NBA非常优秀的球员。但更优秀、真正伟大的球员、世界级的姚明nba退役,是那个男孩。”
小尼尔森口中的“年轻人”就是姚明。2002年,姚明克服重重困难,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。
他是全明星姚明
作为一名没有美国篮球背景的中国球员,姚明在NBA的职业生涯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。挑战来自姚明的对手奥尼尔,他公开表示抗议。“大鲨鱼”参加一档电视节目时,主持人让他谈谈姚明,奥尼尔直接回答:“姚明是谁?我不知道。”主持人非要介绍姚明,奥尼尔恍然大悟:“姚明,我知道,等我见到他,让他见识一下我的铁肘。”
质疑声来自美国媒体,甚至休斯顿当地报纸。《休斯顿纪事报》专栏作家约翰·洛佩兹写道:“火箭球迷不要自欺欺人。这支球队有很多问题姚明nba退役,最大的问题在于队里最高的那个人。他打得太软弱了。”
有时挑战也来自球队内部。姚明刚到火箭参加球队训练时,就被身材魁梧的队友撞倒在地,队友半开玩笑半嘲讽地问,这位状元来打篮球还是来扫地的。姚明那时的力量并不好。火箭队训练师法尔松回忆起当时的姚明,坦言:“我怀疑他在中国打球时没练过举重,我记得很清楚,一开始我给他40磅的哑铃,一手一个,他推的时候浑身发抖,我很担心哑铃掉下来砸到他。”
挑战还来自于文化差异。2002年季前赛客场对阵马刺的比赛,姚明赛后回到酒店休息,突然有人敲门,姚明开门一看,是弗朗西斯和莫布里。球队的老大哥和二哥热情地邀请姚明去脱衣舞俱乐部,姚明大吃一惊,赶紧拒绝了。同样是在新秀年,姚明打过一次客场比赛,赛后回到酒店,赶紧躺下睡觉。半睡半醒间,他听到了敲门声,他打开门,看到一个女孩,脸上的表情很挑逗,对姚明说:“你的朋友艾迪(埃迪·格里芬)让我陪你。”姚明大吃一惊,赶紧摇头摆手拒绝了女孩。
挑战也来自中国。当时“恨姚派”已经风起云涌。一些中国球迷因为各种原因,就是不喜欢姚明。姚明打得不好,他们就骂他;姚明打得好,他们就挑他的毛病。总之,在“恨姚派”眼中,姚明一到NBA就应该变成奥尼尔,否则他就是一个失败者,一个被中国媒体炒作的泡沫。
最大的挑战来自于姚明自己,他在NBA没有靠山,没有根基,什么事都要靠自己,球队、队友、球迷的耐心都是有限度的,姚明在逆水行舟,不进则退。当时的姚明紧张了一阵子。2003年的全明星赛,姚明凭借中国球迷的热情投票,挤掉奥尼尔,成为西部首发。那场全明星赛,姚明小心翼翼,不知道在场上该做些什么。科比走到姚明身后,揉着他的肩膀,喊道:“别紧张,放松。”姚明冲科比笑了笑。科比担心姚明听不懂自己说的话,就给姚明示范如何放松,一边做动作一边说:“就这样,看到了吗?”
姚明一年比一年进步,新秀赛季场均13.5分、8.2篮板,第二年17.5分、9篮板,第三年18.3分、8.4篮板,第四年22.3分、10.2篮板,达到了20+10的水平。第五年,他的场均得分已经上升到25分。他不再是靠球迷投票的全明星,而是货真价实的NBA球星。“姚明不是那种数据突然暴涨的球员,但如果你每年仔细观察他的表现,就会发现他一直在进步”,前火箭队主教练杰夫·范甘迪说,“能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。他是一名伟大的球员,这是毫无疑问的。”
姚明经过五年的努力,终于成为了NBA顶级中锋,而这背后是他无数的汗水。
他是百分百努力的姚明
2009年,姚明接受记者采访,记者问他一个问题:“你能给自己的职业生涯打分吗?”记者本以为姚明会拒绝回答,因为这个问题很难回答,谁知姚明却给出了答案:“满分是几分?”记者愣住了:“100分。”姚明回答:“那我给自己打100分吧,因为我已经尽力了,没有尽力也没有什么遗憾的,所以我就给自己打100分。”
姚明球员时代确实很努力,光靠天赋是不够的,如果没有百分百的努力,可能就像巴克利他们说的,在NBA打几年就被淘汰了。
姚明对自己的要求近乎苛刻。范甘迪回忆起姚明每天的训练:“首先,他会在健身房和法尔松进行一对一训练,感受一下身体。接下来,他会和助理教练锡伯杜一起上楼看比赛录像。录像课结束后,姚明和锡伯杜会到球场上进行个人训练。等到球队训练开始,姚明已经练习了几个小时,每天都这样。他是我见过工作态度最好的篮球运动员之一。”
姚明在NBA生涯中从未真正休过假,休赛期好不容易有时间休假,他都会带着训练师法尔松,以保持训练量。2006年休赛期,姚明左脚受伤手术后回到北京,随行的有火箭队两名主教练法尔松和锡伯杜,还有教练组根据姚明的比赛弱点制定的训练计划,在恢复期间也要进行训练。
在训练期间,姚明有时甚至不回家,火箭队举行季前训练营时,姚明常常在丰田中心附近的酒店预订房间,中午就在酒店休息,这样就不用在回家的路上浪费时间,下午就可以继续训练。
姚明不仅勤奋,而且顽强。球迷一定还记得,姚明在2009年西部半决赛第一场比赛中膝盖受伤复出,那是姚明在NBA的经典时刻。事实上,他在季后赛首轮带伤出战,当时姚明扭伤了脚,靠着止痛药上场,带领火箭队突破首轮。
“我见过很多篮球明星,但姚明是最特别的一个,”火箭队队医琼斯说,“他是我见过的最努力的球员,训练时他非常努力,对疼痛的忍耐力很强,他非常执着,有时候我甚至觉得他太执着了。”
直到现在,仍有人批评姚明打球不够硬朗,只靠身高和中国市场在NBA站稳脚跟。这或许就是为什么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。
他是扛起中国篮球重任的姚明
身高2.26米的姚明,身穿红色西服,高举五星红旗,带领中国代表团入场。这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令无数中国人激动不已的时刻,也是姚明一生中最美丽的时刻。那张照片成为了姚明笔记本电脑的桌面背景。
2008年奥运会中国男篮每场比赛前,姚明都会把队友聚集在自己身边,碰拳头,姚明高声喊道:“今天,我们把自己献给祖国,我们要全力以赴!”
那届奥运会,中国队与美国、西班牙、希腊、德国、安哥拉分在一组。西班牙、希腊、美国是2006年世锦赛的前三名,安哥拉是非洲冠军,诺维茨基领衔的德国是欧洲劲旅。这是公认的死亡之组。不过,在姚明的带领下,中国队从小组突围。
小组赛第一场,中国队面对的是巨星云集的美国队,第二场,对手是世界冠军西班牙队。赛前有种说法,中国队应该放弃这两场比赛,因为他们落后美国队和西班牙队太多了,但姚明不同意,因为如果这样做,中国队会连输两场,士气完全没了,下一场比赛就赢不了了。技术可以不如人,但志向不能不如人。
那场中美篮球赛,姚明打进了第一个进球,一记干净利落的三分球震撼了五棵松体育馆。保罗对那粒进球印象深刻:“当姚明进球的时候,我感觉整个体育馆都要沸腾起来了。这个进球鼓舞了全队和球迷的士气。”
虽然中国队最终不敌美国队,但两队上半场势均力敌,堪称中国队和梦之队历史上最精彩的一场比赛。有了这场比赛作为基础,中国队在与西班牙队的比赛中险些掀翻欧洲篮球霸权。中国队虽然连输两场,但输得令人振奋,全队士气也得到升华。随后又接连战胜安哥拉队和德国队,杀出死亡之组。晋级下一轮时,姚明在镜头前高声呐喊:“向全国人民报告一个消息,我们突破了!”那一声振奋人心的呐喊,是姚明在中国队留下的最辉煌的篇章。
关于姚明为国家队效力,争议颇多。不少美国记者认为,是因为中国队过度使用姚明,两线作战让姚明体力不支而受伤。不少中国球迷也这么认为。但姚明对国家队的感情不容忽视。姚明之所以坚持只要身体允许就为国效力,不仅是因为他去NBA前的承诺,更因为这是祖国的球队,为国效力是一种荣誉,也是一种责任。
2002年选秀试训期间,姚明与当时的公牛总经理克劳斯见面。克劳斯告诉姚明,如果姚明加盟公牛后厌倦了在NBA打球,想在休赛期休息,就告诉他,他会想办法阻止姚明为国家队效力。克劳斯的话吓坏了姚明。他绝不会为了逃避国家队而作弊。“从那时候起,我就不想在芝加哥打球了。”姚明说。
自从姚明进入NBA以来,他的成长直接提升了中国篮球的战斗力,中国队成为了亚洲篮球无可争议的霸主,可以在世界锦标赛上与各类强队一较高下。有没有姚明,中国队都完全是另一番景象。曾在《休斯顿纪事报》工作、后转投NBA官网的著名记者比林贝里坦言:“姚明对于中国队来说就像是一个巨大的拐杖,他几乎就是中国队的一切。一旦拿走了这个拐杖,中国队的水平就会立刻下降一个档次,仿佛走不动路了一样。中国队不能这样依赖姚明,如果这样下去,这支球队永远也学不会自己走路。”
随着姚明的退役,中国队终于失去了拐杖,男篮在后姚明时代仍在摸索,寻找下一个能扛起球队的人。
他是文化桥梁 姚明
美国《外交政策》杂志这样评价姚明:“东西方文化、中国与世界的融合,很可能成为21世纪决定性的碰撞。也许没有人比姚明更能代表这种融合。作为我们时代的两大力量,中国的迅速崛起和跨国资本的扩张彻底改变了这位球星的命运。他真的可以称得上是全球化之子。”
姚明不仅是一位篮球明星,他更是中美文化之间的桥梁。2002年之前,很多美国人对中国并不了解,对中国的印象还停留在很久以前的年代。姚明的到来打开了这扇门,他展现了中国新的面貌,代表着勤劳、积极的中国形象。当时跟随姚明在美国的中国记者大多有这样的感受:和美国人聊天,最好开头的话题就是姚明,因为姚明在美国的知名度很高。如果你和美国人聊起其他中国球星,他们往往一脸茫然。
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坦言,姚明是中国对美国最大的单项出口,而另一位美国总统奥巴马2009年访华时接受采访时也表示:“中美两国人民在很多领域建立了合作,比如两国人民都热爱篮球,姚明就是最好的例子。”
法国经济学博士伊兹雷耶维奇在《当中国改变世界》一书中这样描述姚明:“这个来自上海的年轻人已经成为中国在美国整体形象的代表,他用自己的活力、自信、财富、团队精神和微笑赢得了公众的敬佩,他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象征。”
很难找到除了姚明之外第二位在异国他乡努力拼搏,并赢得国家主席、媒体和普通球迷一致认可和赞誉的中国运动员。
他就是独一无二的姚明
网上有一张2008年的照片,是在一所高中的食堂里,吃完午饭,同学们并没有离开,而是一起在食堂的电视里看篮球比赛,眼神里满是兴奋,因为那是火箭队的比赛,而且那场比赛只是一场常规赛。
当时,这样的场景在国内很多校园里随处可见。姚明和火箭队在我们心中有着特殊的羁绊。正如一位球迷在论坛上写道:“我批评过姚明,骂过火箭队,甚至决定不看他们的比赛,但只要姚明和火箭队出现在电视上,我就会习惯性地关注姚明nba退役,因为他是我们的球员,火箭队是我们在NBA的主场。”
姚明和其他NBA球星不一样,他和我们一样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,却能在最高水平的篮球联赛中闯出一片天地。他的天赋、智慧和努力,点燃了无数中国人的梦想。科比、詹姆斯等巨星的成功虽然传奇,但离我们却很遥远。同样是黄皮肤黑头发的姚明,让我们感受到梦想并非遥不可及,只要努力拼搏、努力上进,你就能成为自己生活中的姚明。
姚明在NBA的经历并不完美,有这样那样的遗憾,但这就是现实生活,有坎坷,有曲折,有不如意,但不变的是,他在成长的路上不断前行。姚明就像我们青春的圣火,提醒着我们,我们也曾经那么年轻,那么大胆,那么充满希望。
谢谢姚明,在我们最好的年华里留下了回忆。我们只有一个姚明,就像我们只有一个青春一样。
标签: 姚明nba退役